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正文
新闻动态
实验室揭示两栖动物雌性生产泡沫巢的分子基础
日期:2019-12-22 12:52 来源:  点击:

日,实验室在峨眉树蛙雌性泡沫巢产生的分子基础方面取得进展,研究成果以“Transcriptomic analysis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the oviduct of Rhacophorus omeimontis provides insights into foam nest construction”为题于201978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BMC Genomics上(原文链接“https://bmcgenomics.biomedcentral.com/articles/10.1186/s12864-019-5931-7)。张玮和黄丽博士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,吴华教授为通讯作者,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。

生产泡沫巢(foam nest)是一些动物在生殖过程中进化出的有效对策,可保护其卵和幼体抵抗外界环境的挑战。在无尾两栖动物中,泡沫巢的产生与其适应陆地生活息息相关。已知的41种无尾两栖动物繁殖模式中,10种都涉及生产泡沫巢。目前关于无尾两栖动物泡沫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筑巢行为,以及泡沫巢的结构和生化组成,而关于两栖类生产泡沫巢相关的代谢通路和分子基础仍然鲜为人知。

峨眉树蛙(Rhacophorus omeimontis)隶属于树蛙科树蛙属,繁殖期雌性通常与多个雄性形成抱对组,且存在筑泡沫巢的行为。峨眉树蛙的泡沫巢通常筑在植被或者叶子上,其卵在叶巢中孵化近一个月,变成蝌蚪挣脱叶巢进入下方的静水池中完成发育变态。

为探究峨眉树蛙雌性生产泡沫巢的分子基础,实验室以峨眉树蛙为研究对象,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,分析雌性输卵管在产泡沫巢前后两个时期基因的表达差异。结果发现,两个时期总共具有433个差异表达基因。产泡沫巢前,与凝集素、表面活性剂蛋白和免疫成分相关的基因高度表达,暗示峨眉树蛙的泡沫巢可能是由表面活性剂、凝集素和免疫防御蛋白组成的混合物。而泡沫巢产出后,与脂质代谢、类固醇激素和免疫防御相关的基因高度表达,暗示它们在筑泡沫巢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。这些结果揭示了峨眉树蛙生产泡沫巢的分子基础,也为两栖动物独特繁殖策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。

 

编辑:asdfsdf